一、手輪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撞擊而損壞。鑄鐵手輪性脆易斷,可采用焊接、粘接、鉚接修復。
1.焊接:焊接在斷裂處開好V形坡口,若手輪為灰鑄鐵材料,可用自制的鑄鐵氣焊條,熔劑為硼砂,采用弱還原焰焊修。焊接時把手輪放置呈水平狀態,首先用焊槍在感應區加熱,使溫度升到500℃以上,然后用焊槍吹掉斷裂處氧化物和雜物,再進行焊接。對感應區可以間斷加熱,保持紅熱狀態。焊完后,在感應區逐漸減溫至300℃以下,停止加熱自冷。也可用電弧焊補焊。不同焊接方式其后處理措施不同:聽裂焊修的感應區在斷裂處輪緣上;輪緣斷裂焊修的感應區在斷裂處;斷裂處焊接修復后,應該在砂輪上將焊縫打磨光滑。然后,按規定涂漆。

2.粘接和鉚接修復:手輪局部產生裂縫,可在裂縫中間處鉆孔攻絲,埋一只螺釘即可。還可在裂縫處再貼兩層玻璃布。手輪斷裂后,也可采用鉚接工藝。在手輪斷裂處的反面,用砂輪開一個槽,槽深2mm~5mm。將2mm~5mm的鋼板嵌在槽中,用鉚釘或螺釘連接。為了使鉚接更加牢固,還可用鉚接粘接復和方法。修復后,需打磨光滑。
二、手輪和扳手孔的修理
手輪、手柄、扳手經長時間使用后,螺孔、鍵槽會損壞,方孔呈喇叭形,影響正常使用,需要修理。
1.鍵槽的修復:鍵槽損壞后,可甩攆於竅法修復,再用鏨子削除氧化層,最后用半圓銼修成與孔相同的圓弧。如果焊補不便,可將鍵槽加工成燕尾形,然后用燕尾鐵嵌牢,再用半圓銼修成與孔相同的圓;也可采用粘接方法粘牢燕尾鐵。
鍵槽補修好后,按照原規格在另一輪輻中心線處加工新的鍵槽。新鍵槽與一般鍵槽加工要求相同。
2.螺孔的修復:螺孔損壞后,一般用鑲套方法修復。先將舊螺紋車除,單邊上削量不少于5mm,然后車制一個與螺孔規格相同的套筒,與手輪上的擴大孔配合。
套筒與手輪上擴大孔的連接形式,可用點焊、粘接、埋騎縫螺釘的方法固定。
3.方孔的修復:方孔、錐方孔損壞后,可以用方銼均勻銼削方孔的內面,加工新的方孔、錐方孔。然后用鐵皮制成方形套,嵌入錐方孔中,用粘貼法固定。修復后的方孔與閥桿的配合間隙要均勻。
修復后的錐方孔與閥桿配合應該緊密,其錐度一致;擰緊螺母后,錐方孔底面與閥桿臺肩保持l.5mm~3mm的間距;有利于錐方孔與閥桿接觸面密合,不致松動。撞擊或長杠杄猛力操作所致。只要操作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注意,便可避免。 |